近年来,随着国民口腔健康意识的提升,“洗牙”逐渐成为大众日常口腔护理的热门话题。但仍有不少人对洗牙存在误解,认为“洗牙会损伤牙釉质”“健康牙齿不需要洗牙”。对此,口腔医学专家明确示:定期洗牙是预防口腔疾病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维护全身健康的重要环节。
口腔内的食物残渣若未及时清洁,会逐渐形成牙菌斑——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性生物膜。牙菌斑长期堆积会矿化形成牙结石,而牙结石是刷牙、使用牙线等日常清洁手段无法去除的“顽固分子”。
牙结石会持续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红肿、出血,进而发展为牙龈炎。若不及时干预,炎症会进一步侵蚀牙槽骨,导致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最终引发牙周炎。据《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监测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牙周炎患病率高达90%以上,而定期洗牙(每6-12个月一次)能有效清除牙结石,从源头阻断牙周病的发生。
不少人尝试通过漱口、嚼口香糖等方式缓解口臭,但效果治标不治本。洗牙能彻底清除口腔内的“异味源”,配合日常口腔护理,可显著改善口腔气味,让人们在社交场合中更自信。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牙周炎患者的口腔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妊娠期并发症等疾病的风险。
口腔医生提醒:洗牙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医疗行为,需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切勿选择无资质的美容机构或“街头洗牙摊”,以免因设备消毒不彻底引发交叉感染,或因操作不当损伤牙釉质、牙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