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齿阻生牙?
人类在18岁到25岁时,上下颌的第三颗磨牙开始萌出,俗称为智齿。如果智齿萌出正常、病人不感觉肿痛、而且具有咀嚼功能,智齿是不需要拔除的。但是,智齿往往被前边的磨牙、以及周围的骨组织或牙龈软组织阻挡,不能完全正常萌出,我们称其为阻生牙。阻生牙生长的方向可以向近中倾斜、向远中倾斜、横向(颊舌向)生长、甚至倒置生长等。
最常见的阻生牙是下颌第三磨牙,其次是上颌第三磨牙和上颌尖牙。据统计,成人中阻生牙的发生率为20%。这种阻生牙和覆盖在它上面的牙龈之间,很容易藏污纳垢,孳生细菌,引起口臭、龋坏,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常常会发生炎症。
阻生牙的鉴别诊断
根据以下临床分类可以进行阻生齿的相关诊断:
阻生牙(第三磨牙)的临床分类:
1.根据牙与下颌升支及第二磨牙的关系,分为:
第一类:下颌升支和第二磨牙远中面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可以容纳阻生第三磨牙牙冠的近远中径。
第二类:升支与第二磨牙远中面间的间隙小,不能容纳阻生第三磨牙牙冠的近远中径。
第三类:阻生第三磨牙的全部或大部位于下颌升支内。
2.根据牙在骨内的深度,分为:
高位:牙的最高部位平行或高于(牙合)平面。
中位:牙的最高部位低于(牙合)平面,但高于第二磨牙的牙颈部。
低位:牙的最高部位低于第二磨牙的牙颈部。骨埋伏阻生(即牙全部被包埋于骨内)也属于此类。
3.根据阻生第三磨牙的长轴与第二磨牙的长轴关系,可分为以下各类:
①垂直阻生;②水平阻生;③倒置阻生;④近中阻生;⑤远中阻生;⑥颊向阻生;⑦舌向阻生。
阻生牙为什么需要拔除
阻生牙是临床专业用语,一般人们叫尽根牙,智牙等。因为人类进化以后,颌骨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排列所有的牙齿,导致有些牙齿不能正常萌出,因为牙齿阻生容易引起牙冠周围的牙龈发炎、病人感觉牙龈肿痛、张口困难、颌下淋巴结肿胀、甚至影响咀嚼功能。阻生牙周围的炎症会反复发作,所以需要将其拔除。另外,阻生牙位置不正常,还容易与邻牙之间嵌塞食物、造成自身和及邻牙的龋坏,龋齿进而还可以发展为牙髓炎和根尖炎,引起剧烈疼痛,这也是尽早拔除阻生牙的原因之一。
1、阻生牙由于位置异常,导致与相邻牙产生异常间隙,易导致食物嵌塞,如不能及时有效清理就会导致邻牙及阻生牙龋坏,时间长了产生牙髓炎、根尖炎,导致患区疼痛,牙龈肿胀,影响进食等功能。
2、阻生牙与邻牙异常间隙致食物嵌塞也会导致邻牙后方牙槽骨吸收,如果程度严重会导致邻牙松动,牙龈肿痛,有可能拔除邻近磨牙。
3、有些情况下会产生阻生牙压迫邻牙牙根导致邻牙牙根吸收,继发牙髓炎等症状,严重需要拔除邻近磨牙。
4、此外临床上还会遇到阻生牙导致的颌骨囊肿及良性肿瘤,此时就需要手术治疗。
阻生牙拔除前要注意的事项
阻生齿拔除前:
阻生牙的拔除同其他手术一样,病人首先要去医院,请大夫做口腔的局部检查、阻生牙X线片的拍摄、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的病史询问和详细记录。
医生的临床检查可以确诊阻生牙周围及口腔颌面部有无炎症;并借助X线片(或锥形束CT)明确了解阻生牙在颌骨中的位置、方向、牙根形态和数量、阻生牙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医生在排除病人的全身疾病和掌握药物使用状况、及药物过敏史之后,方可进行阻生牙的拔除。
阻生牙的拔除都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如果牙齿是完全埋伏阻生,还需要切开牙龈、翻开龈瓣、去除阻生齿上方和周围的骨组织阻力、充分暴露阻生牙、将其拔除、缝合牙龈止血。
阻生牙的拔除虽然是复杂而精细的手术,但医生对病人的口腔局部和全身健康状况做了全面的了解,明确掌握手术步骤,病人应减少对拔牙的恐惧、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医生完成阻生牙的拔除。
第三磨牙的阻生情况因人而异,牙科医生会根据牙齿的阻生程度作出合理的拔牙手术方案。
阻生牙拔除后要注意的事项
阻生牙是长在不能正常咬合的位置的牙齿,会覆盖在它上面的牙龈之间,非常容易产生牙垢、产生细菌,最后引起口臭和龋坏,这就需要我们尽早的进行拔除。那么,阻生牙拔除后应该注意什么呢?
阻生齿拔除后:
1、病人应该咬住纱布止血,1小时后吐掉;
2、在24小时之内不要漱口,防止血凝块脱落;
3、病人不要吃过热食物,可吃冰激凌、进流食(酸奶等);
4、可以冷敷面部拔牙区域;
5、注意休息,拔牙后不要参加剧烈体育运动;
6、听从医嘱是否口服抗菌素;
7、若拔牙区域有缝合,应在7天拆线;若5-7天,拔牙窝局部明显疼痛,可请医生检查。(拔牙之后几小时,当局部麻醉药失效后,拔牙区域会出现隐隐疼痛的术后反应,病人无需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