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
父母记得你爱的每一道菜
你是否了解过父母最爱吃的是什么?
想着自己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终于学会了父母最爱吃的红烧排骨
在饭桌上才终于发现
缺牙的爸妈
已经啃不动了
生活中有很多人
人未老,牙先掉!
因为牙齿缺失
咀嚼受到严重影响
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01、老人缺牙后没必要种牙?误区!
许多人认为老人已经进入了暮年,牙疼就忍着,再不行就做个活动假牙凑合着,而将做种植牙视为“没有必要”之举。
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长期缺牙会引发系列问题:吃东西咬不碎,营养吸收不了,普遍会引起消化不良、肠胃问题,诱发老年痴呆、心脑血管、和其他各类疾病。
如果老人身体不好,何谈颐养天年?
长期缺牙不种的后果:
1、影响周边牙齿
牙齿缺失后,会使邻牙的负担加大,缺少支撑,逐渐向缺牙处偏移,造成其余牙齿松动,加速牙齿脱落。同时,咬合关系和牙齿排列出现错位,容易造成食物残渣嵌塞。
2、影响面容美观
牙齿有助于支持脸部的形状和结构,因此,任何牙缺失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面部松弛、面颊凹陷、皱纹增多,让整个人更显老态。
3、引发龋齿、口臭、牙周病等疾病
正常牙齿与牙齿之间,排列得十分紧密,一旦邻近的牙齿移动,牙齿与牙齿之间就会出现缝隙,容易使食物嵌塞到牙齿间隙里,从而引起口腔异味、龋齿、牙周病等。
4、发音不清
缺牙后牙床形成空缺,会影响唇齿音和齿音的发出,导致说话漏风。
5、影响消化功能
食物咀嚼不充分,加大肠胃负担,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长久下去,会引起肠胃疾病和全身性疾病。
02、修复缺牙问题,首选种植牙
目前,有种植牙,活动义齿(假牙)、固定义齿(烤瓷牙)三种方式可以修复缺失的牙齿。
种植牙作为口腔医学界公认目前最理想的缺牙修复方式,在恢复咀嚼功能、维护口腔状况方面均优于假牙和烤瓷牙,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晚年生活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比较常见的缺牙修复方式有活动假牙、烤瓷牙、种植牙,从“美观度、稳固度、安全性、使用寿命”等方面综合来看,种植牙都优于活动假牙和烤瓷牙。
种植牙是指将生物相容性很好的纯钛材料制成的人工牙根以外科小手术的方式植入到牙槽骨,然后在其上面进行戴上牙冠的修复方式。 种植牙能够牢牢“扎根”在牙槽骨中,且适应症较广,无论是单颗牙缺失、多颗牙缺失,还是半、全口牙缺失的人群都适用。
安全舒适:种植牙手术时间短、过程安全,术后即可进食。
自然美观:种植后跟天然牙媲美,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稳固牢靠:种植体固位好,咀嚼效率较传统假牙有大幅度。
因此,缺牙后建议优先选择更具长远性和性价比的种植牙!
03、只要牙周、全身情况允许,成年人都是可以种植的
“终于说服爸妈去做种植牙了,但是他们今年已经70多岁了,还能种牙吗?”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担心年纪大了,种牙会有风险。
实际上,成年人没有年龄上限,只要牙周情况允许,全身情况允许,成年人都是可以种植的。实际就诊中,80、90岁的老人种牙也很多。
成年人没有年龄上限,只要牙周情况允许,全身情况允许,成年人都是可以种植的。
如果老年人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做了完善的身体检查后确认血液等各项指标正常,是可以做种植牙的,但是,因为种植牙也是一种手术,因此要考虑手术后疼痛引起的血压变化、应激性血糖变化、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骨质疏松导致种植牙失败等等都有很多和并发症相关的问题。
在做种植牙前,老年人应该去做一个全面的口腔检查、X线影像检查和必要的全身健康检查等,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程度以及适应证,以确定自己能否接受种植手术。随着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常见慢性病的牙缺失患者,在血压、血糖得到控制达到身体健康指标,口腔健康状况符合种植牙的适应证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安全实施种植牙手术的。但是在肿瘤放疗、化疗期间和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老年人患者不建议做种植。就要谨而慎之种植牙齿。
老年人做完种植牙后,要注重口腔卫生,种植牙在口腔中与天然牙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清理口腔中天然牙的同时,也要对种植牙一视同仁。要注意保护牙齿及牙周的健康,做到早晚认真刷牙,饭后养成漱口的好习惯。注重饮食习惯,不要吃太多坚硬的食物,防止牙齿被磨损。
另外,要特别注意定时复诊:种植后并不是任其置之,不去管它。而应该定期到口腔诊所去进行复诊,让牙医协助清除的牙结石等脏物处理干净,进而维持种植牙的使用寿命。
对老年人来说,缺牙后更应该享受种植牙这一成功技术所带来的好处。早种早享受,解决父母吃饭难题,重拾舌尖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