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洁牙成口腔健康必修课:牙结石的五大危害不可忽视
发布日期: 2025-09-16
阅读数: 45

“定时洁牙”这一基础口腔保健话题再次进入大众视野。牙结石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杀手”,其危害远超多数人的认知,而专业洁牙是清除牙结石最有效的手段

bc3fb8834bc21d36

牙结石:肉眼难见的“牙齿杀手”

牙结石是正在钙化或已钙化的菌斑及软垢,主要沉积于牙齿表面及牙龈沟内。根据沉积位置可分为龈上牙石(肉眼可见,呈黄色或棕黑色)和龈下牙石(隐藏于牙龈下方,需专业器械探查)。牙结石的形成主要源于牙菌斑堆积和无机盐沉淀,尤其多见于口腔卫生习惯不佳、牙齿排列不齐的人群。


与牙齿着色不同,牙结石并非牙齿本身变色,但其表面覆盖的大量菌斑会持续释放毒素,对牙周组织造成慢性刺激。很多人误以为刷牙就能清除牙结石,实则一旦形成,常规口腔清洁手段根本无法将其去除。


牙结石的五大健康危害

引发牙周炎症:牙结石长期压迫牙龈,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进而发展为牙龈炎。若不及时处理,炎症会进一步侵袭牙周组织,引发牙周炎,导致牙周袋加深、牙槽骨吸收。据《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数据,我国成年人牙周炎患病率已超过60%,牙结石是主要诱因之一。


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牙槽骨是牙齿的“土壤”,牙结石引发的牙周炎会持续破坏牙槽骨。当牙槽骨吸收到一定程度,牙齿会失去支撑,出现松动甚至脱落。临床数据显示,牙周病已成为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


产生顽固性口腔异味牙结石表面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时会产生硫化物等异味气体,形成口臭。这种口臭通过刷牙、漱口难以缓解,只有彻底清除牙结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诱发全身健康风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口腔中的致病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牙结石作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其间接危害不容忽视。


加速牙齿敏感牙结石堆积会导致牙龈退缩,使牙根暴露。暴露的牙根缺乏牙釉质保护,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极为敏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定时洁牙:科学防控的关键举措

面对牙结石的多重危害,专业洁牙成为防控的核心手段。口腔医学上的洁治术主要包括龈上洁治(常规洗牙)和龈下刮治两种类型。常规洗牙可清除牙龈以上的牙结石,而对于已经深入牙龈下方的龈下牙石,则需要通过龈下刮治进行深层清洁。“轻度牙周炎患者通常只需超声波龈下刮治,中重度患者则需结合手工刮治,以确保清洁彻底。”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明确建议,普通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专业洁牙对于牙周病高危人群,应根据医生建议缩短洁牙间隔。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洁牙属于医疗行为,必须由具备执业资格的口腔医师操作。前述深圳案例中,护士违规洁牙不仅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牙龈撕裂、牙釉质损伤等问题,还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行业提醒:选择正规机构,警惕三大误区

随着国民口腔健康意识的提升,定时洁牙正从“可选项目”转变为“必修课程”。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进行规范操作,才能真正发挥洁牙的健康防护作用,远离牙结石带来的诸多危害。


顶部